志愿服务我践行

从狙击手到志愿者——记邵余亮和他团队的故事

来源: 上海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1-05-24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激励着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百雁”志愿者们不忘初心、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百雁”既是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简称“八院”的沪语谐音,又以雁群的齐心协力象征着志愿者众志成城提供人文关爱的信心与努力。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百雁”志愿者服务“邵余亮团队”,听听“小邵”和他团队的故事!

从狙击手到志愿者

90后的邵余亮曾是一名军人,2010年从部队退役后的他心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服役期间他是支队最年轻拥有团级以上认证的狙击手之一,跑得快、射击准,是队内的“骄傲”,如今脱下军装来到社会却好像一无是处,不知道自己还能再为社会做些什么。

小邵对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感到迷茫,“当时我是一名抄表员,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打游戏上。”可他始终记得退伍时首长对他说的一席话:“退伍不褪色,你是部队培养的狙击手,你要始终记得一日为‘鹰’终身效命!回到社会你要继续发光发热服务群众。

机缘巧合下,小邵在电视上看到了公益广告中的“志愿者”,他心中一亮,立马上网搜索,在上海志愿者网站上看到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正在招募“百雁”志愿者,他立马投递简历,很快经过岗前培训,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志愿服务。

小邵回忆道:“我的第一次志愿服务是在2013年7月24日,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社工老师与22名同志在收工仪式上为我唱了生日歌,这是第一次那么多陌生又亲切的人为我过生日,这就是我的第一天志愿服务。”

2013年秋天,在社工部联合老年病区开展的志愿服务中,小邵认识了一位特别和蔼可亲的奶奶。她也姓邵,曾是一名战地记者,说起当年执行的高危采访任务时,她说道:“我是一名党员,我手中没有枪杆子,但我有笔杆子,我可以把党的精神通过笔杆子传达给群众。遇到危险时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我知道我不是在孤军奋战!我的身后就是我的祖国!秉持信念我就变得坚定!”邵奶奶的这番话深深地激励了小邵,多年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成为了上海第八人民医院“百雁”志愿者服务队“邵余亮团队”的队长,将骨干志愿者汇集,发挥志愿者领袖的表率作用。

今年,是小邵投入志愿服务的第8年,服务时长超过了1500小时,“我在空闲时间能为他人奉献我的爱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帮助了别人,我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我想这就是人活着的价值,当你帮助别人时所获得的快乐是做任何其他事所不能比拟的。”

对于当时“自己究竟能为社会再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志愿服务工作给了他答案。

“安全卫士”守护每一位患者

在“邵余亮团队”中,既有积极热情的学生志愿者,又有干练认真的企业志愿者,还有勤恳耐心的社区志愿者,他们发挥不同年龄、行业志愿者的特长,成为患者们的老朋友,医护人员的好帮手,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关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团队中还有着一套完善的志愿者梯队成长计划,核心骨干志愿者担任各志愿服务小组的组长,在社工的引导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带领普通志愿者开展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每月一聚一训一实践,通过“主题培训、实践演练、学习小组、在线督导”等方式学习技巧、交流体会、自主策划、总结经验,共同凝心聚力助推公益。其中,“360°健康安全卫士”志愿服务项目就是其中的典范。“360°健康安全卫士”项目从“医食住行心”五个方面,通过知识宣教、小品表演、互动游戏让患者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安全意识,对自己的健康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加就医过程中的获得感。

每次在老年病区志愿服务的时候,小邵和队员也都会去探望邵奶奶,将春节祝福送到病床边,“福”字挂起来,给病房增添节日气氛;“八一”建军节一起回忆峥嵘岁月中那段特殊的经历;重阳节为病房里的老人们送上关心和慰问......

成为“百雁”志愿者除了让小邵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他有了很多“高光时刻”:登上新民晚报、上电视“新闻坊”、上电台“东方990”......除此之外,小邵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我在志愿者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志愿者身上的蓝马甲让我觉得褪下军装的我依然可以为人民服务!在这里我帮助了自己、提升了自己,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

百年党史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愿意同无数“百雁”志愿者一同,为患者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医院最美丽的名片,用我们的行动来诠释上海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