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我践行

静安区召开“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2020年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交流展示会”

来源: 文明静安 发布时间:2020-12-07

1个区中心、14个分中心、342个实践站,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上海静安区文明实践阵地的一张网。随着这张网的织就,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100万居民、30多万白领、19.9万名注册志愿者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正从参与者、受教育者,“蜕变”成传播者、践行者和宣讲者,成为社会治理闭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月4日,静安区召开“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2020年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交流展示会”。区委书记于勇,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顾春源,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鸣,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蔡伟民出席会议。

于勇书记讲话

于勇在讲话中强调,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找准文明实践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全身心投入、全要素保障,努力推动静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再升级、再出发。

于勇就进一步推动静安文明实践

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坚强阵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继续探索有效方法、路径,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做强志愿服务,夯实文明实践中心坚实基础。要继续在探索实践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模式基础上下工夫,把组织培养志愿者作为重要任务,把设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作为重要抓手,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和专业人员成为志愿者,动员广大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持续探索和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发展。全区各街镇、部门、单位要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加快形成各展所长、协调高效的支撑保障机制和自觉主动、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努力将静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统筹各方资源的指挥枢纽,满足群众所盼的服务中心和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静安样本”注入新的活力。

会议通过播放纪录短片《文明实践·在静安》的形式,回顾了静安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主持人、国家一级编辑骆新,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市和区法律援助中心骨干援助律师、“全国最美志愿者”张玉霞,受聘成为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使。他们将履行“传思想、树新风、育新人”的使命任务,切实助推打造静安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品牌。

展示会上,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优秀项目评选正式启动。区文明办希望能以此次评选为契机,有更多聚人气、接地气、有实效的文明实践项目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的新生力量。

来自临汾路街道、区文旅局、区委明灯讲师团、889 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河滨融景居民区实践站的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做法、鲜活经验和积极探索,展示了静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新风采与新发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品展示

试点近一年来,静安区通过“党建引领、共同实践、融入治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品牌和有效做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从创新性、贴近性、可操作性等角度进行考量,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实践与探索——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案例集》,以鲜活的案例指导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