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我践行

日均转运近100人,揭秘从浦东机场到闵行隔离点的幕后故事!

来源: 文明闵行 发布时间:2020-12-03

据“上海发布”消息,11月22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集体核酸检测,各货运站及货运区域所有人员连夜参与。

此时在浦东机场的另一边,T2到达层,作为闵行区的防疫应急保障车辆,上海惠友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翟俊,全副武装,等待着下飞机的乘客。这是他坚守在转运岗位上的第10个月零20天。

00:05,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不断震动着,那是总经理苏建辉在群里发出的一道道提醒:“我们在做转运工作任务的弟兄们,一定要随时随地做好防疫保障工作,来不得半点工作上的马虎和精神上的松懈。”

此前,

记者对苏建辉和他的团队驻守虹桥火车站,

转运湖北籍进沪人员到指定隔离酒店进行报道。

若有战,召必回!

随后,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情况下,他们又赶往浦东国际机场,转运来自重点国家入境人员,同时做好在隔离点内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人员的运输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惠友公司分别在虹桥机场转运高风险地区人员598车次2023人;在浦东机场共发送国外重点国家入境人员1459车次16177人,居家隔离共转运633车次4148人。

在苏建辉的笔记本里,记者看到他立下的军令状:力争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车辆零抛锚、保障零差错、指挥零失误,切实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缩短应急处置时间,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交一份满意答卷。

从机场到隔离点,

这个环节上如何严丝合缝地扎实“闭环”?

01

只知白天黑夜,不知今“朝”是何“朝”

机场“疫”线就是当前疫情最前线的战场,每一条战线、每一个战壕、每一个战斗位都至关重要。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整个步骤已经运作的非常娴熟。

在闭环过程中,尽量避免让旅客接触除了志愿者和司机外的其他人,通过点对点直通送达隔离场所。

翟俊就是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T2转运组组员之一,他们负责T2航站楼入境旅客的隔离转运工作。

“这几天明显感觉入境旅客人数和之前差不多,白天的航班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入关,所以后半夜会比较忙。”翟俊告诉记者。

因为要与入境旅客的行李直接接触,所以转运组也必须穿上全套防护服:帽子,N95口罩,手套,防护服,鞋套,护目镜,面罩……人人都穿成“大白”,一模一样再也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和分不清人一样,翟俊也搞不清日期。“一直是‘准战时’状态,不分周末平时,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待命,黑白颠倒,忙得忘记了今‘朝’是何‘朝’。”

连日来气温下降,翟俊开玩笑说防护服还挺保暖。回想起曾经在烈日下,只要一穿上防护服,没几分钟全身浸泡在汗水中,没有一件衣物是干的,就像水洗一样,“难熬的是在后半夜,时间过得特别慢。整夜一直工作很容易饿,又不敢喝水,困了就原地跳。”

浦东机场到闵行华漕,近70公里。拥堵时候,加上乘客上下车,要开3小时左右。为了降低室内病毒感染风险,全程不开空调,驾驶员旁边的窗一直开着。“车厢里是一个密闭和人员聚集的环境,天气热,不开空调,人受不了,开了空调又有传播风险。”翟俊说,即便在最难熬的“蒸笼”模式下,防护服的穿戴依然不能有半点马虎。

随着天气变冷,进入秋冬季以后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是在加大。之前,常态化的防疫气氛又紧张了起来。苏建辉不断提醒:“旅客所有物品一定要在做好防护的情况触碰,不要随意触碰!”他知道,看到大包小包上车的旅客,前线的他们一定会去帮忙,所以他一再叮嘱做好防护。“手套一定要从里面捂住,鞋套塞严实,穿戴整齐后,让他们相互检查,还要发照片过来,我都会放大一一从头看到脚。他们不能有任何一个出问题,不然就是全军覆没”。

02

舍小家为大家,错过女儿婚礼

眼下,车队里30多人驻守浦东机场负责转运工作,苏建辉进行远程调度。8小时一班,24小时待命。驻守的司机都是和苏建辉合作5年以上的,在他眼里,这批人不仅驾驶经验丰富,而且敢于担当。

今年46岁的许云礼,老家在安徽。从7月开始便驻守在浦东机场,负责转运工作。一开始得知工作“变动”,许云礼的家人并不支持。“我没有犹豫,说不害怕是假的,但这是非常时期,能为公司,为所在的城市出力,我义不容辞。家人看我如此坚定,也理解了。”

但许云礼没想到,就这样错过了女儿的人生大事。10月2日,许云礼一早打电话给女儿,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挂了。“没去婚礼现场,心里特别难过,希望他们理解,但为了他们的安全,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我离开,坚守的兄弟压力就更大了”。他说,“当自己穿上防疫装备那一刻,内心一下子感觉到身上的责任。”

结束了8小时的值班回到基地后,许云礼看到女儿发来婚礼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女儿十分理解,为他感到骄傲,并让他做好防护,等他回家。

最近,上海发生的几起新冠本土病例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许云礼每天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向家人报一个平安。“视频、电话,哪怕在微信上说一声也好,家人非常支持我来到机场一线,他们知道这是我的责任与向往。这段时间,他们把家里的一切事务都包揽了,我要做的就是在任务结束后安安全全地回家。”

虽然每天三班,但日夜颠倒,大家还是挺疲惫的,可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打起精神做好手头的事。

03

出车检查,至少检查三遍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转运车辆型号分别是7座、20座、53座的商务车、中巴车、大巴车,在浦东国际机场、虹桥火车站待命的有12辆,占公司数量近10%。

见到苏建辉的时候,他已经从转运工作中抽身,回到公司安排企业复工的相关事项。对于企业目前的发展,他看得有些坦然:“利润也好,发展也好,我们放小一点,未来日子还很长。转运工作必须百分百保障,我带出去的团队一个也不能少地回家”。

这天正巧,司机王悠琪将转运车开回公司检修,全程穿戴防护服,苏建辉得知后,远远地望着他,打了个电话,叮嘱再三。

王悠琪告诉记者,一月一次回公司检修是常规操作,进来前,对车辆外部进行全面消杀,检修全程与所有公司人员无接触。公司检修的师傅打开引擎盖,检查机油是否正常,缺不缺水,电瓶能不能正常工作。“这是日常检查,他们在一线拼命,我们提供后方保障”。

据介绍,在接到转运消息的前一小时,负责转运的司机要检查车辆的水、油、胎压是否正常,仔仔细细检查至少三遍,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车辆内部座椅、扶手进行消毒工作,全面消毒。“这些工作一个也不能少,不仅对乘客负责,同时也是对我们和家人负责。” 王悠琪一字一句坚定地说。

那么如果路上出现问题呢?苏建辉也做了预案。“在智能化管理平台上看,哪辆车离事故车最近,火速前去救援。但最要紧的是抓好前期检查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一起车辆事故。”

04

被旅客举动暖到了

在闵行区点位,平均每天有近100名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旅客前来,其中欧美国家旅客超过三成。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转运过不清楚政策肆意发泄情绪的旅客,经历过12小时连轴转一刻不曾停歇,遇到过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入境人员……他们有过害怕、有过担心、有过疲惫,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

“有个美国回来的阿姨,很感激半夜我们来接她回家,对我说,谢谢祖国没有忘记他们。”翟俊回忆道,这位阿姨告诉他,从下飞机她就感觉上海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已经超乎想象,看到机场里的一群人围着她转,原先路途上经历的所有忐忑与焦虑逐渐消失。

有配合理解的,自然也会有对相关政策规定不了解、从而产生抗拒心理的。碰上急急躁躁的旅客,他们就当起了“调解员”,苦口婆心讲,一小时、两小时……虽然对入境旅客筑起“防控闭环”,但还是需要相互理解,传递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而王悠琪印象最深刻的“彩蛋”是转运演员成龙,当时因入境需要,在闵行区华漕镇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点接受了健康观察。“成龙当时说,防疫措施非常到位,措施越严格,我们越安心,感谢你们!”王悠琪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理解和认可,这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温暖。”

小编对这些转运组人员提了同样的问题:想家人的时候怎么办?等到某一天,疫情真的结束了,你最想干什么?

“漫漫长夜最难熬,想孩子了就翻翻照片看看视频,疫情结束后,我只想马上回家抱抱他。”

“此刻全靠身上的责任支撑着,疫情结束后,最想睡个天昏地暗,电话关机,谁都找不到我那种。”

“回家好好吃一顿,这里的盒饭、饼干真的有点腻了。好好陪伴一下家人,回老家陪伴一下父母,带爱人小孩旅游放松一下。”

“这段时间认识了很多‘战友’,希望待到春暖花开那一刻,我们把酒言欢。”

每当回到基地时他们总是如释重负。

一直话不多的马冲锋说,

“寒冬终将过去,希望就在眼前,

让我们静待春暖花开”。

说不害怕那是假话,

但对于他们而言,

在这场上海“防输入”保卫战面前, 

“疫”不容辞,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