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 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动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嘉兴路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聚焦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文明实践在嘉兴社区落地生根。

一、构建文明网络矩阵,注重“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分中心位于瑞虹路400号,面积3625平方米,融合文化中心功能,打造集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助老帮扶、文化惠民、科学普及、终身教育、志愿服务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建立“1+5+29+N”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与调度协调机制。现有注册志愿者23058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42万小时。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与52家优秀企事业单位达成文明共建,形成联动机制。畅通需求收集和供需对接渠道,依托市级与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组织条块联动共建文明实践项目5158个。落实 “五单式”精准服务群众的文明实践项目6055单,充分盘活各类资源。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包括城市文明、文化服务、社区平安、公益宣传、金色夕阳、爱心筑梦、青春之行为主的“七彩嘉园”志愿服务团队71支。涌现出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团队、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与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队伍。

二、丰富文明实践内涵,突出“五个聚焦”

文明实践处处可为、时时可为、人人可为。一是聚焦思想引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等百名优秀志愿者线上讲解党史,传播红色思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医药大学30名专家教授组成“潘老师读书会”,每月开展理论宣讲与科普文化交流。二是聚焦文明秩序。200名志愿者每天3班在和平公园开展文明引导,每年近2000人次志愿者维护交通文明,1300余人次平安志愿者守护社区平安。三是聚焦弱势群体。228名“小老人”志愿者与1102位高龄独居老人结对,推进“老伙伴计划”;为问题儿童家长开展“心灵之桥”沙龙;服务聋哑人的“无声世界”读书会坚持了26年。四是聚焦生态环保。2018年习总书记考察街道时,与正在交流如何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青年志愿者亲切交谈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时至今日,“新时尚”已变成“好习惯”,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95%。五是聚焦文化惠民。中学生为小学生开设趣味化学、围棋等16门“公益奇趣课堂”;红叶书画工作室120名志愿者17年来周周用讲座和课程弘扬传统文化;街道每年举办公益文化培训逾1700场。

三、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三个创新”

嘉兴路街道充分引导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展新媒体阵地,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方式,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设立35个文明实践站,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定期举办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培训会。严格记录志愿时长,完善志愿积分奖励与回馈机制。全面推行辖区内的共产党员“双报到”制度,动员团员和白领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将文明实践阵地从小区向商圈、园区、文明单位延伸。三是创新激励形式。通过评选优秀志愿者、设计党员志愿者采访录、制作志愿服务宣传片、创作志愿者歌曲《上海,我们的爱》等形式大力宣传志愿精神。2022年共开展志愿服务647项,志愿服务23.5万人次,发动防疫志愿者5500名。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