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我践行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

来源: 上海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08-07

“新思汇”将身边事写进理论课

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徐汇区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探索创新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的方法、路径、载体。今年以来,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四史”学习教育主线,推出“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科技创新、文化生活、党的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与全面小康等工作之中,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通过区域与区属共治、专家与群众互动、理论与实践交汇、场内与场外互联、线上与线下协同,打造理论具体可感、群众愿意倾听、资源开放共享的宣传教育课堂,努力打通思想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一、聚焦主题式学习,注重强基铸魂,提升理论学习精准度

“新思汇”由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区域资源共同打造。推出的第一季13讲,以习近平总书记“金句”为引,结合13个街镇特点和实际案例,一街镇聚焦一主题。13位专家围绕特定主题精心备课,以形象直观、深入浅出的方式展开理论分析,剖析案例背后的理论基础,让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有深度、有高度,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新思汇”开篇大课开宗明义,来到徐汇滨江,在人民的水岸展示互动宣讲,将主题定为从“人民至上”看“人民城市”的实践。徐汇滨江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密不可分,与徐汇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进还江于民、实施贯通工程、带动整体开发等密不可分。在位于斜土街道的徐汇滨江规划展示馆,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教授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创业“秀带”的徐汇滨江发展变迁中,解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理论精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调研走访时,曾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徐汇区体量最大的居住型社区长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李敦瑞教授,结合为菜市场女经营户打造温馨“娘家”、昔日“群租”重灾区变“舒心”宜居园、“1+32”构建5分钟居民美好生活圈、基层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困境儿童等本区域案例,对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把党的创新思想和本地实际结合,既加深了群众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又增强了群众对居住区域的认同感。

二、打造沉浸式学习,注重春风化雨,提升理论学习感知度

“新思汇”每一讲都精心选择授课空间,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致力于为市民群众构建身临其境、沉浸式的“学习场”,把理论与现实融为一体,增强群众对历史的感知、对家园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效提升群众对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力”与“感受力”,把党的声音、党的理论传递到群众心里。

在康健街道丁香园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了主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新思汇”。“邻里汇”的建设是徐汇区委、区政府构建美好生活共同体的积极实践。2020年6月召开的上海市委全会上,徐汇“邻里汇”被写入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近年来,徐汇区探索建设“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全区13个街镇邻里汇和306个居民区邻里小汇全覆盖,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建设一新的康健街道邻里汇里,市委党校公共管理部汪仲启副教授带领线上线下群众,热烈开启美好生活话题,共同回顾“康乐工程”20余年来为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更加深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深刻内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主题的“新思汇”,走进了位于湖南街道的老房子艺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在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老建筑中,市民群众跟随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胡霁荣博士,一同品读衡复历史风貌区的文脉传承、城市空间、建筑风格和社区生活治理等,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外,徐汇区依托“500米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发挥“徐汇初心党课联盟”、社区党校“家门口”的党性教育等平台作用,推出“行走中的党课”十条初心寻访线路,串起全区百个学习实践基地,不断丰富“新思汇”常态化、情景式学习内容和活动载体。

三、推广群众式学习,注重润物无声,提升理论学习广泛度

“新思汇”坚持群众视角,突出公众参与和共享,打破传统的专家授课“一言堂”方式,把话筒交给市民、把讲台交给群众,通过场内场外的积极联动、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激发市民群众真正成为理论学习的主体,汇聚民意、汇聚民智、汇聚民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新思汇”分为线下互动宣讲和线上资源共享两部分。每一期的线下互动宣讲,均以教师互动演讲、主持人提炼串联、市民提问分享及观众体悟交流等形式进行,使理论平易近人、形式生动可参与,贴近市民群众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如在天平街道66梧桐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行的“新思汇”,永嘉新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范小玲,革命先辈雷经天的儿子、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人雷炳坚等来到现场,用属于市民群众的语言,分享交流了工作经历和实践故事,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理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老百姓说“听了这样的课,有启发,有思考,让我们真信真懂”。

为扩大理论学习受众面,“新思汇”的每一场线下宣讲都以音视频的形式,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并通过“学习强国”、“徐汇通APP”等平台,面向社会开放,目前各平台已超50余万的线上阅读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制作“新思汇”图文版学习素材,覆盖徐汇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实践点等阵地,推动理论学习覆盖到全区各人群,让高理论品质、重实践特色的理论课程实现精准配送,让理论的声音传播得更深更广,成为“触屏可及”、反复学习的精品。

四、倡导引导式学习,注重导航定标,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度

为进一步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区域理论学习资源,组建了“新思汇”千名理论宣讲志愿队,他们中有理论宣讲专家学者团队,有区委办局、街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汇讲团”团队,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站点宣讲骨干组成的实践基地团队,有居民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基层党建团队,以及各类优秀典型、模范人物组成的先进人物宣讲团队等。“新思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集体备课会,精心准备讲课提纲和素材,“面对面·零距离”地引导市民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掌握新思想的科学规律,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激发担负新时代重任的担当作为。

13个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还分别组建了“白领宣讲团”、“梧桐大课堂宣讲团”、“健康枫林思想理论宣讲团”、“汇新知讲师团”、“邻里讲师团”等18支“新思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队。“百姓宣讲轻骑兵”们发挥自身优势,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在基层群众身边,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多样化地宣传好党的理论、讲好党的故事,把党的方针政策带进千家万户,让理论宣传“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