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我践行

不同“战场”的他们,组了“天团”“飞行队”,成了“战友”

来源: 直通990 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4-28

每人每天18层楼

但“消杀天团”没人觉得不值

25公斤的消杀设备背上身,每日步数5000起;每人三栋六层的楼,每天负责18层楼的消杀……上海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张洲,是这支“消杀天团”中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

防疫需做的不仅是救治,还需及时切断感染源。在这方面,救援队可谓术业有专攻。

2020年的上海疫情防控,2021年的河南水灾、山西水灾,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都有派队伍去支援。尤其是山西水灾那次,救援队在带齐救灾装备之外,还携带了六台弥雾机,对洪水过后的养殖基地等场所进行了消杀。

之前的救援经验,为救援队参与本次防疫消杀打下了基础。在消杀设备上,他们同样选择了较为先进的弥雾机——射程远,覆盖面积广,穿透力强,粘附性强,能使药效充分发挥,起到熏杀和触杀的双重作用,全方位杀菌。

作为消杀志愿者,保护好自己也很重要。消杀前,穿戴完最基础的防护“五件套”后,队员们会将全身上下所有能接触到空气的地方全部密封,保证绝对隔离。因此,对于工作中的消杀志愿者来说,喝水、上厕所、看手机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忍着。

楼层高没有电梯、空间小操作不便、天气热易中暑、全程作业无休息、居民不理解,都是给消杀志愿者的挑战。虽然很累,风险也不小,但在这支半数队员都是退役军人的“消杀天团”中,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值得。

当您在小区里看到消杀队员的时候,把门窗关关好,不在消杀进行的时候走出来,就是对消杀志愿者最好的支持。

4公里路5分钟内跑完

消防无人机“空投”让人安心

小区志人手有限,送药没那么快怎么办?出现“阳性”的楼栋,配送物资有风险如何解?在徐汇区,就有一支由消防员组成的“飞行队”,利用无人机进行空投,解决了不少配送“最后100米”的难题。

上海市消防志愿服务总队徐汇支队消防志愿者周舟介绍,为居民“空投”,需要三个人来合作完成:有专门负责联系居民的,有专门负责抛投的,还有一名僚机来辅导抛投员进行精准抛投。

通过无人机“空投”,大大突破了时间和距离对于物资配送的限制。由于无人机的飞行线路是“点对点”的直线,只需50秒就可以飞完1公里。

志愿者们接到最远的单在4公里之外,来自一位高血压药断了一周的教师。依靠无人机“空投”,燃眉之急在5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

除了速度上的优越,在防疫安全上,遇到有阳性的楼栋,无人机“空投”也是“零接触”的示范者。无人机从楼顶放下一根绳子,伸到居民家中后,由志愿者自动把这个绳子切断。整个过程,无人机与楼栋的间距始终大于2米。

无人机的单次运输能力达6斤,一般的药品运输都能很好满足。除了药品,奶粉的需求也比较多。到现在,消防志愿者们一共接到了369单,完成率百分之百。

也许有时候,居民们所需要的药品,并不是特别紧急,比如给阳性楼送去的,很多是“力度伸”、酒精、板蓝根等等。但是,对于被封控的居民们来说,他们从中获得的,还有外界社会对于他们的关心。

给方舱患者确定感

但不要“战友”们硬撑

作为一名退役军医,两年前的她曾经支援武汉;这一次,看到抗“疫”医疗志愿者的招募后,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够“重返战场”,和大家一起奋战。

现在的李文桐,已经是上海市退役军人抗疫医疗志愿服务队静安方舱组的领队了。

对于防护细节的把控,李文桐特别严格。方舱医院的医疗志愿者,个人首先要有良好的防护意识。作为领队,她还会监督好周围“兄弟队伍”,如保洁组、消杀组、警务人员组的防疫安全,给他们进行防护服穿脱的培训。除此之外,对于舱内患者的查房也不能大意,需要带着发现防疫问题的目标去查,并且做好汇总。

李文桐将一起前往方舱医院的医疗志愿者们称为“战友”。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她都会让“战友”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如有不适,便及时进行灵活调班。展现着军人英姿飒爽一面的她,不要“战友”们硬撑。

当年支援武汉的经验,让李文桐更加懂得方舱患者的心理。方舱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其实是源于一种“不确定”;而他们表达焦虑的方式,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如对环境的抱怨,来反映出内心的焦虑。这个时候,就需要医疗队伍以一种有信心的状态,向患者传达确定性,营造稳定感。

说起和“战友”们在方舱里的故事,李文桐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部队。当“战友”们在方舱里组队列的时候,没有军人经验的保安,向她们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保安队长问:你是党员吗?

“战友”王丽霞:当然是!

保安队长:我给你敬个礼,你指导我们,我们确实不懂……

后来,当李文桐和“战友”们每天从方舱下班的时候,保安队队长都会向她们敬礼,并说上一句“你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