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文化我践行

2公里,9000步!他们从浦江第一湾公园出发,走过了……

来源: 文明闵行 发布时间:2022-08-16

从浦江第一湾公园走到兰香湖畔?没错!最近,由吴泾镇和华东师大等发起的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环境问题观察”人文行走活动,就来了个先期探营。2公里,9000步,跟着他们来看看!

人文行走:得天独厚的第一湾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拐了个“L”型的大弯,这里就是美丽的黄浦江吴泾段,随着周边生态环境日益完善,“浦江第一湾”的美誉日渐为大家所知晓。本次人文行走路线从浦江第一湾公园出发,沿黄浦江岸线步行约2公里至兰香湖。

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环境问题观察”人文行走

沿途人文、科技、生态元素交相辉映,浦江第一湾公园以景观林带和湿地为主题,河道开阔,景观独特;兰香湖水面积40公顷,作为闵行最大人工湖,自黄浦江转角向内纵深1公里,扩展了浦江第一湾滨江生态通廊的延展性和开放性。

“这段黄浦江宽多少?深多少?”“公园防汛墙在哪里?”“黄浦江水质是几类水?”“滩涂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吴泾近10年没发生过洪水”“城市里为什么也需要荒野和野草”……带着精心设计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张勇边走边讲,孩子们则饶有兴趣、热情踊跃。

张勇老师为孩子们讲解黄浦江的生态特征

“从黄浦江边步行到兰香湖再回家,走了9390步,打破了这个暑假的纪录,以往天天要吹空调的娃今天不怕骄阳无惧风雨,一路紧跟张老师,就是想多听听家门口的生态环境新知识”,刚走完全程,紫竹小学学生严艺博的妈妈就发了朋友圈,她说,孩子了解到了黄浦江这样的潮控河流的流向变化、水质等级、水深条件、江堤修建理念等,收获很大。

动手实践:科学的种子在心底萌芽

不过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环节是水样采集。在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助教和志愿者的指导下,40多名中小学生兵分9组,进行黄浦江水样的采集。借助专业仪器,他们分别对水温、pH值、溶解氧DO、电导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和比对。

取水

“取到水样后先测哪个指标?”“溶解氧,因为氧气很快就跑了”——将取上来的满满一玻璃桶水小心翼翼地倒进烧杯中,马上几只小脑袋就凑了上来,“看到这个笑脸,就说明这个溶解氧的含量比较充足”,现场“小老师”指着仪器上的数据,给孩子们讲解并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生态环境相关问题。

倒进烧杯

“通过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深入了解了黄浦江的水质现状”,张勇老师告诉记者,对孩子们来说,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兴趣是最重要的,这个环节给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实践的机会,“做了几个指标,不一定非常规范,一旦有了兴趣,科学探索的种子就会在他们心中渐渐萌芽”。

监测水质

在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数据后,有孩子表示,知道黄浦江周边的水环境了,我们不能把水弄脏,要保护好水资源。

文明实践:诸多生态空间串珠成链

“大学教授走下高校讲台,来到江边给中小学生上课,机会非常难得”,现场有家长表示,目前的中小学课程中没有专门的环境学科,高中毕业选专业,课堂上学的跟大学教育也不完全对接,这种边学边玩、户外实践的方式,很适合中小学生参与。

据悉,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环境问题观察”人文行走活动的起点,也是上海市“一江一河”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将浦江第一湾公园、吴泾公园、浦江郊野公园等串珠成链,形成集文化展示、公共服务、文明培育、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浦江第一湾公园

吴泾公园

浦江郊野公园

“这次人文行走活动的起点选在了大家熟悉的浦江第一湾公园”,吴泾镇社区学校党支部书记戴娟娟介绍,文明实践通过实地走、看、做,让孩子们学习环保知识;了解本土生态资源,也是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场行走由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吴泾镇文明办及社区学校、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华东师大环境教育培训中心共同发起,吸引了社区、园区、校区众多对水环境有兴趣的青少年参加,“整合高校优质资源,为社区园区孩子服务,也是三区联动的具体实践”,戴娟娟说,由于深受欢迎,线上报名几乎“秒抢”,类似考察活动已举办3年多,这是第23期,还会延续下去。

送上当日浦江第一湾公园

到兰香湖步行路线

如红线所示,自公园停车场开始

到“第一湾初心驿”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

(观景平台)

往前继续走,左转至湖边

(PS:公园和湖边交界处因疫情暂不开通

沿湖,边走边看,快走不动的时候

左上角的小星星处,即为新开的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