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文化我践行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筑可阅读志愿推广行动上新!让“建筑阅读”可以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来源: 徐汇文旅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1-05

2021年12月18日上午,一场由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与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联合开展的“建筑可阅读志愿推广行动”,在徐家汇公园内的百代小楼火热举行。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徐汇区文旅局与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共同发起。活动特邀多位志愿者嘉宾,与明星主持共同分享一线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

活动现场,徐汇区文旅局和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正式签订合作推广协议,由明星主持“助读徐汇”的种种新玩法,令人倍添期待。

▲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处、徐汇区文旅局、SMG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当天的签约仪式。


01

专家型志愿者助力“建筑阅读”

从“扫码阅读”的1.0版,到“建筑开放”的2.0版,再到“数字转型”的3.0版,不断升级的“建筑可阅读”,已然成为上海这座大都市极具魅力的大IP,也是上海旅游的千万级流量入口。

如何满足数量如此庞大的“建筑阅读”需求?由徐汇区文旅局于2018年1月发起成立的“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300余名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与传播,功不可没。

此次来到活动现场的5位“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成员代表,个个专业素养出众。在签约仪式后,海波、江冉、衣漪等SMG主持人与志愿者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


朱懋耀

国家特级导游

志愿者联盟顾问专家、国家特级导游朱懋耀,分享了2006年上海第一批修缮的老房子向市民大众开放时,排起百余米长队的盛况。


乔争月

专栏作家

《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特别强调了志愿者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于细节的把握与考证,不仅要讲述建筑的历史故事,更要反映建筑的新生。


徐静

一级注册建筑师

毕业于同济大学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徐静,分享了自己作为志愿者的不断成长,从1.0版建筑风格等基础信息的介绍,升级到2.0版人物历史故事的融会贯通,在观众的不断互动“打磨”中,正在朝着延续街区记忆、引发未来期许的3.0版进阶。


陈建平

中唱上海公司原副总编辑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原副总编辑陈建平,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将百代小楼的诸多轶事娓娓道来,从周璇的亲笔手书便条,到《义勇军进行曲》灌录具体日期的考证,“无论是讲述建筑的细节,还是讲述人的故事,只要能够引发年轻一代的联想甚至发问,(对于历史延续而言)就是好的。”


俞悦

对外汉语教师

热心于海派文化传播的对外汉语教师俞悦,有一个热爱建筑文化的加拿大老公,从一个扫描建筑二维码的“阅读”方式起步,到志愿者联盟积极的参与者,使她收获尤丰的是徐汇区文旅局为志愿者们举办的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讲解培训。“作为一个志愿者,我获得了非常大的信息量,学习到很多专业之外的东西……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志愿者,其实是很容易的,因为徐汇有这样一个平台。”

虽然志愿者联盟中的成员基本上都不是文旅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但是专业素养一点不含糊,其中更有不少人“身怀绝技”,甚至,个别志愿者本人就是他们所服务建筑中历史故事的见证人和经历者。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素质过硬、热情周到的志愿者,为上海的建筑阅读项目注入了更多生动鲜活、鲜为人知的故事,不断充实着“建筑可阅读”的内涵。


02

SMG主持人志愿者分队成立

既然有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如何把这些建筑故事讲好、讲透、讲生动,就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徐汇区文旅局局长伍彦心表示:志愿者联盟基于建筑可阅读的平台,搭建了一个舞台,集结了大量建筑爱好者,以及乐于传播城市文化的专家学者、专业导游,我们十分期待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能与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一起,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赋能,一同挖掘区内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在宣传推广、志愿培训及文创开发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成立于2021年9月的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目前聚集了SMG旗下353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未来,推广中心将以“老建筑深度探访”“故人回眸”等主题开展的线下活动、音视频节目和直播活动等,为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建筑阅读全新体验。

仪式结束后,SMG主持人衣漪与臧熹作为志愿者,为前来参加《见证国歌的诞生》亲子游学活动的孩子们,讲解了百代小楼的精彩故事。

据介绍,根据此次签订的合作推广计划,将在“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中设立SMG主持人志愿者分队,由徐汇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与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为对口联系部门,建立“建筑可阅读”工作宣传共推、志愿者培训体系共建、文创项目共创等三大工作机制,负责双方合作事项的任务落实,不断促进合作共建的长效化、常态化。

同时,SMG主持人“建筑可阅读”公益推广中心还计划与徐汇区文旅局共同着力推进“建筑可阅读”文创研发工作,尤其是积极主导原创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促进“建筑可阅读”文化创意与公众服务相融合,提升“建筑可阅读”影响力。

此外,“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还将完善“梧桐深处”线上导览音视频系统,加强“建筑可阅读”青少年工作多媒体开发工作,进一步扩展“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外延,全面提升文旅服务品质。

03

深入“导读”从家门口的博物馆开始

活动现场,一场线下亲子公益活动——《见证国歌的诞生》亲子导览及现场互动游戏,既展现了文博场馆在亲子教育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又让各个亲子家庭充分领略到建筑细节的种种美感,连旁观者都感到别开生面。这样融合创新的方式,也让人看得到建筑阅读更多的可能性。

“家门口的博物馆”是徐汇区着力打造的一个文旅品牌项目,作为2021年徐汇区政府实事项目之一,通过主动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场馆,了解徐汇海派文化之源的历史渊源,感悟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同时,由于徐汇区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住”在优秀建筑中,这个“巧合”,也让“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成为徐汇建筑可阅读工作从泛读走向精读的一次成功尝试。

此次活动的场地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既是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又入选“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

未来,徐汇区文旅局还将持续推进原创性文创项目的开发和落地,通过建筑阅读和“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突出城市文化精神与文化品格。

让每一幢建筑都可以一读再读,常读常新,“梧桐树影”下的“建筑可阅读”,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