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文化我践行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步入古色古香的学堂 揭开历史悠久的过往

来源: 金山文明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9-17

历史文化没有随记忆的长河滚滚而去,

而是以别样的风貌映入我们眼帘,

一起去金山卫镇塔港村看看吧!

··

塔港学堂

笃实好学 开卷有益

塔港村地域较大,居民居住分散,对于塔港村的党员群众来说,这个学堂的建造有着特殊的意义。塔港学堂容纳了课堂、群团活动室等功能设施,是一个集学习、议事、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点,主要覆盖就近的第一党支部的三个党小组开展各类活动,同时也对镇内外党员群众、党组织开放。

“时间会走,年纪会长,但有些故事会永远珍藏在记忆里。”这是一间宽敞古朴的课堂,乡愁与仪式感在这里共存,这里能让老党员们走入过去的记忆中,唤起他们对昔日早晨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的回忆。

此外,这里还有一间群团活动室,既能供党员开会学习、村民读书看报,还能组织各项群团活动。


乡村文化记忆馆

在记忆隧道中穿行

环境清幽,绿树成阴,走到塔港学堂旁的“塔港乡村文化记忆馆”前,还未推门就已经感觉到这儿别有一番韵味。

记忆馆中的老物品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展出的老物品有农耕生产工具、农家生活用品。40年前的农耕生产农具搬进了村记忆馆,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记住祖辈的艰辛、勤劳和智慧。

这里与其说是文化记忆馆,不如说是众多有着一样土地情感和乡村记忆人群的心理“解密展览室”。

任凭风云变,田庄万万年,可以从昔日的乡村符号中看到了塔港人对乡村的偎依。


顾观光先生之墓

缅怀与纪念

顾观光(1799~1862),号尚之,字宾王,钱圩人,清代自然科学家。他一生勤奋好学,精于医道,对天文、历法、数学、史地尤为研究。生平著作甚多,其中《九数外录》十篇基本上包括了当时西法算术的精要。

顾观光逝世后,其墓为乡民所修。1927年由高吹万、高望之等发起整修坟墓,重立墓碑,墓坐东面西,镌有“金山顾尚之先生之墓”,碑的右上方有“中华民国16年丁卯9月”11个小字。

1932年,各界人士-公祭修墓立碑。1992年重修,墓台高一米,占地337平方米。由墓表、墓冢、砂石墓碑组成。

墓周种植龙柏、罗汉松等常青树木,保持了清代后期古墓葬的特色。1962年逝世100周年时,金山县人民政府举行纪念活动,并将墓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金山县人民政府要求认真管理和保护,并拨款加以修复。


“牛郎庙传说”

青砖黑瓦 绿叶红花

位于塔港学堂旁的这面墙描述的是牛郎庙传说,据说,牛郎庙供奉的“牛老爷”是位牛神医。牛医生名叫李文祥,浙江余杭人士,破落书生。因替本地百姓医治耕牛出了名气,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人们建庙、塑像纪念这位牛神医。每年阳春三月,牛老爷出位。牛老爷坐上八个精壮小伙子抬的大桥,前面鸣锣开道,后面旗幡招展,一个村一个村的巡视。每到一处,都在专搭的“帐篷行宫”里歇脚,村民点高烛,燃信香,献八样大菜,三拜九叩隆重祭祀。

牛郎庙于1960年代初被拆除,但关于它的记忆却长久地留在塔港人的心中,难以被抹去。


杀人塘纪念碑

不忘历史 居安思危

杀人塘纪念碑现坐落于塔港村17组。1941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日寇大扫荡,从浙江平湖窜入钱圩刘埝、横召一代,傍晚到达李家廊下(今十七组)。日军将沿途抓来的28名青壮年先是强迫他们挖一个大坑,随后将27名青壮年先后杀害推进入坑内,1人跳河逃生。

1960年代初,钱圩公社在此遗址处立阶级教育纪念碑。1990年代中期,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年6月,金山卫镇人民政府根据镇人大代表的提案,对位于塔港村内的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一处罪证-李家廊下杀人塘遗址进行了重新修缮,并新立起“侵华日军李家廊下杀人塘纪念碑”,背面还刻下了碑文,以此教育后人,不忘历史。

步入古色古香的学堂,

揭开历史悠久的过往,

见证沉淀着岁月长河的沧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