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我践行

这些裁缝情深手巧,给这群人制作了“防疫工作围兜”

来源: 文明长宁 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7-06

全员核酸筛查时,来自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们人手一件“防疫工作围兜”,让他们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轻松了很多,而这些围兜的制作人,就是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海云妇女微家”的成员们。

“防疫工作围兜”之所以被称为“扫楼神器”,这还要从3月份说起。

“3月中旬开始,疫情防控任务逐渐严峻,‘扫楼’采核酸成为我们社区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身上穿着隔离衣,手里还要拿着手消、PDA、采样工具,腰上再捆上垃圾袋,这无疑加重了采样工作的难度。”“防疫工作围兜”的设计者、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冯敏婕告诉记者,“于是我画出了这个‘防疫工作围兜’的草图,自己采购了一些无纺布作为制作材料。”

最初的一批“防疫工作围兜”是冯敏婕的父亲在家中制作的,当这个围兜运用到“扫楼”采样工作中后,大家对它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

“上面那个口袋里放PDA、手机,下面三个口袋放手消、采样用品,垃圾袋还可以绑在围兜旁边的袋子上,采样完成后就可以脱下围兜,和隔离服一起当作医用垃圾。”冯敏婕告诉记者。

4月份,浦西封控后,“扫楼”更是成为社区医务工作者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防疫工作围兜”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工作之余,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们还会坐在一起,用手缝制围兜。

“一次,我去爱建居民区采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秀看到我们穿的围兜针脚大小不同便问其原因,我便将这个围兜的制作始末告诉了她。徐书记告诉我,他们居民区有一个‘海云妇女微家’,里面的成员都是缝纫好手,等到疫情结束,可以请她们帮忙裁制。”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海云妇女微家”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冯敏婕,开始了“防疫工作围兜”的裁制工作。

“我和小邹完成28只。”

“我完成了40个,已交给徐书记。”

“工作室的缝纫机回来了,现在有两部电动缝纫机了。”

“刘红雷和邵阿姨上午又送了30个。”

“总交上200个,完成半数了。”

冯敏婕去爱建小区采样,看到居委会沙发上的围兜堆得小山一样时,她心中涌起一阵阵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