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我践行

张海婴:以小家传大爱,热心志愿服务的他们最美

来源: 文明长宁 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6-07

以小家传大爱

热心志愿服务的他们最美

居住在中华别墅小区11号的张海婴家庭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张老师夫妇与儿子一家居住在一起,祖孙三代五口人相亲相爱、幸福和睦,是小区里人人羡慕的美满家庭。在2013年被评为长宁区“五好文明家庭”、2018年长宁区“垃圾分类示范户”,2019年获得“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她们一家勤奋踏实、乐于助人、团结邻里,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

☆催生“共情感”☆

凝聚社区自治力量

张海婴曾是一名专业的服装设计师。退休后,她在家人的支持下,与爱建居民区第三党支部书记顾华云一起成立了海云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一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缝补服务,一边将闲置衣料改造成衣服裙子,赠送给结对的云南儿童。他们还将厨余垃圾制作成酵素,为环保尽一份努力。

从垃圾分类试点第一天起,张海婴协助楼组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除了每天积极参与志愿值班外,还处处做有心人,天天到取消的那处垃圾回收点查看,当发现有个别家庭将生活垃圾丢在此处后,及时拍照,提醒居民区干部用小黑板作温馨提示。走进张海婴家的厨房,映入眼帘的是美观实用的自制四分类桶。每次倒垃圾前,她都要叮嘱儿子分类好再出门,连小孙女也知道家中垃圾要四分类,每天监督爸爸妈妈按要求倒垃圾。

在小区居民逐渐熟悉垃圾四分类后,张海婴又在垃圾减量上动起了脑筋,她协助专业社会组织教会大家用餐前垃圾做酵素、做好废弃的玻璃瓶再利用等等。作为海云家庭志愿者工作室的带头人,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家庭志愿者们把旧衣物改成漂亮的儿童服装,送到云南绿春贫困的少数民族小朋友手中,构筑了一条“绿色环保链”。

2019月2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到爱建居民区调研垃圾分类工作。张海婴家庭作为“垃圾分类示范户”在现场介绍了如何将家中的饮料瓶、零布头、纽扣、吸管等“垃圾”资源再利用,制成各种美观实用的手工艺品进行义卖,帮助困难家庭,改制新衣服捐助云南红河洲绿春县的故事,得到了李强书记的肯定。

☆发挥“能动力”☆

奔赴抗击疫情一线

疫情突如其来,防疫物资紧俏、社区防疫人员不足......疫情很急,压力很大,责任很重!怎么办?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与考验,被封控在家的张海婴也没闲着,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不讲条件、不计代价,第一时间发挥“能动力”,与40多名垃圾分类志愿者一同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在我看来,防疫志愿服务的快速响应,源于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的多年积淀,人头熟、工作熟、服务熟,这样开展工作也方便了许多。”张海婴这样说道。

“小区现在什么情况了”“小区封控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家里物资紧缺了,请求支援”......小区封控期间,张海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小区居民群里为居民答疑解惑,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面对不一样的声音和各种各样的难题,张海婴总是能用最短的时间巧妙的化解。“这都是小事,都是我应该做的,社区里的在职党员们、年轻人们都很辛苦,我做的这些不算什么的。”每每面对居民们的夸赞,张海婴总是这样说。

“疫情当前,没有人是局外人”,在张海婴的带动下,全家都热心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丈夫朱钰卿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疫情期间,他更是当起了“战地记者”,用光圈定格下了“疫”线工作者们奋战的身影,照片制作成的视频在小区群里受到了很好的反响,也反映了小区志愿者们积极投入志愿服务的场景。儿子朱光一和儿媳谢斌也主动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在小区里做起了短驳快递志愿者。此外,作为老师的朱光一还担任起楼组长的职责,在为学生们上网课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小区老人买药、采购物资,大事小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真心待人是张海婴一家人为人处事的态度,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会热心帮助,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战斗队伍中,他们坚守岗位、以身作则、不畏艰难,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最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