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我践行

身在抗疫前线的他们,家人被一群好邻居围绕着

来源: 文明杨浦 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5-12

进一步挖掘好邻居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感人瞬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正能量”,区文明办在“文明杨浦”微信公众号开设“杨浦好邻居”专栏,持续报道好邻居们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们关注奋战在抗疫一线,其家人被一群“好邻居”关爱着的感人故事。

妈妈外出支援,女儿全楼投喂

4月16日,此前一直在自己的小区做志愿者的刘秀杰收到了区委组织部通知,需前往支援其他社区。作为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一名干部,她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但有点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将要独自在家。

看出了刘秀杰的顾虑,她的“战友”,一起在江浦路街道双辽新村45号做志愿者的邻居们站了出来。他们说,放心去响应组织号召,我们会照看孩子。

4楼姜阿姨送去水果,5楼张阿姨送去饭菜……刘秀杰走后,她的女儿经常收到邻居们投喂的爱心餐,还主动询问小姑娘喜欢吃什么口味,想着法儿烧。小姑娘也积极学习厨艺,自己也渐渐能掌勺。邻居们还不忘加入殷行街道社区工作队的刘秀杰,经常嘘寒问暖,让她注意安全。“这股暖意,就像大家还在我身边一起战斗似的。”

和刘秀杰一起最早参加小区志愿工作的邻居杜群主动补位承担了工作。封控之初,刘秀杰组建了45号楼组群,将居委会通知、抗原检测结果、小区团购信息都及时在群里发布。现在这个工作就由杜群负责,安排得井井有条。

楼里有一户双老家庭不会手机买菜。先前,刘秀杰把自己团到的鸡蛋、蔬菜和速冻食品给老人送去,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跟团接龙,还单独把团购信息点对点发给老人。现在,邻居们接过班,承担起照顾楼栋老人的工作。有爱心企业捐赠的食品物资,大家就在群里集体讨论,一致同意先照顾楼里年纪大的人。有一次,团购的光明牛奶凌晨2:30才到货,楼里的志愿者素素一直抱着手机等消息,到货后她用酒精湿巾纸消杀再送到每家门口。当个别邻居有消极情绪时,邻居们会互相鼓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困难。因为背后有这一群好邻居,刘秀杰奋战在抗疫一线更心安了。

娃和老人不用愁

“社区政委”来安排

五角场街道政通路95弄6号楼有一对公安夫妻,自从抗疫集结号吹响就全封闭在单位不曾回家。家中留着十八岁的高三娃和八十岁的老人。

他们不事声张,没有告诉邻居,默默地冲在抗疫一线。直到有一天接到楼上的邻居发来微信:“要不是你儿子在群里替爷爷找药,大家都不知道你们两个都不在家。药,八楼的楼组长袁阿姨送去了;饭,九楼的高奶奶保障每天四个菜,高奶奶的爱人,业委会郑主任要求必须再配一个汤。”这一刻,这对公安夫妻知道,家人找到“组织”了。

“郑主任”,就是政通路95弄业委会主任、杨浦军休三所军休干部郑富昆。他曾是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政委,退休后在业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已任职8年。此轮疫情以来,他配合居委会迅速组建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小区志愿者队伍从一开始的22人增加至56人。

封控期间,郑富昆每天早早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统筹安排工作、协助维持秩序、劝解情绪激动居民、在微信群发布通知、宣传抗疫政策……夜晚,当小区的灯光逐渐暗淡,居民们进入安稳梦乡之时,他仍在思考着小区次日各项工作的安排。“怎么能让核酸检测进度更快一些,如何降低感染风险,怎样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活?”这都是郑富昆操心的问题。

疫情下的小区井井有条、和谐顺畅。他的爱人笑着说,“都说老郑是家门口的‘社区政委’,是大伙的心安所在,我心里高兴!我也不能落后!”

家有独居老母

楼里好心人站出来了

自4月2日响应组织号召,参加驻东宫杨房志愿支援队,区住房保障中心的张榕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先是对口下沉街道开展抗原试剂盒发放、协助核酸检测、运送蔬菜包等支援工作,后续又接到隔离点建设任务,马不停蹄奔赴项目现场“调度”,定计划、排方案、盯进度、解难题。

殊不知,他的女儿今年正值高考,更有患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独居母亲需要照顾。之前,他每天要去探视住在工农三村的母亲。了解到他母亲的情况,工农三村的居委干部特意请楼里的楼组长和党员对老人多加照顾,其他街坊邻居也都会帮忙接济物资,照看老人。这让奔波在抗疫道路上的张榕很感动。他说:“没有大‘家’,哪来小家。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