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

获评市级5A!长宁4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榜上有名

来源: 上海长宁 发布时间:2023-03-28

日前,长宁区的华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天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获评市级5A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作为集中为居民提供个人政务服务的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汇集了11个部门的192项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尤其是,随着“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比例的增加,对于“开门迎八方来客”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来说,办事水平高不高、办理效果好不好,前来办事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如何才能获评“5A”?仔细对比不难发现,2022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标准是对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一次全面“体检”,“卖相”硬件、服务环境的考核固然重要,可“内核”竞争犹如一场看不见的“厮杀”,其中,一级指标中的“事项受理”分数占比最高。

与此同时,还有“服务评价”“专项评估”等在内的一级指标,一言以蔽之,其核心拼的是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拿得出手、叫得响亮、过硬的业务能力。

401.jpg

在华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陈璐看来,日常要把每项业务都做到100%,要按照“五星级”的标准去要求。如今,该中心努力推进创新思路下的“简”程序、“暖”服务、“快”响应,通过发挥“集聚办”、着力“延伸办”、便民“灵活办”、推进“融合办”,“四个办”互动联动,构建全过程便捷的“一网通办”服务体系,效果凸显。

“群众的好口碑从哪里来?考量的是受理员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对能力。”陈璐表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线的综合窗口受理员想要对办理事项做到“信手拈来”,实操中“碰钉子”就在所难免。于是,该受理中心特别制定了“全科医生”的上岗培训制度,不仅以整理汇总、案例整合的方式分批分层地制作“应知应会”培训素材,还有“老带新”的指导机制,进一步打磨受理员的“硬功”,让他们上手快、办得好、不出错。

402.jpg

说起天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天天”帮办小队,居民们常常竖起大拇指。2020年,该受理中心成立了“天天”帮办小队,员工化身“跑腿员”,为多名腿脚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帮办服务270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天天”爱心驿站、“天天”邻里办,都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为了让群众“不跑腿”也能“办成事”,“天天”帮办热线提供互助服务720余次,确保网上办事“有疑就问、边办边问”。为了提升辖区老人的幸福指数,“天天”为老服务热线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如预约上门、叫车、离线码办理等特色服务,而“教侬用”智能手机培训班,每月开展培训,为358名老年人消除“数字鸿沟”。

403.jpg

作为长宁区首个“证码合一”智能服务系统落地的受理中心,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信息化项目”“服务延伸”“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创新敢想敢试,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该受理中心还是上海市“助残一件事”的试点单位,依托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优化工作流程,顺利为辖区内居民办结残疾关系市内迁移,标志着“助残一件事”服务在上海市实现首办,实现群众特别是残疾群众的“零跑动”。

404.jpg

而在新泾镇的居民眼中,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全市首家“新泾彩虹桥”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屋是居民身边的好帮手,办起事来真方便。

线上增能、线下减负,为提升社区居民自助办事体验感,在这个自助屋里,社保查询机、医保查询机及社区事务服务机等一应俱全。不仅如此,自助屋24小时、“白+黑”全天候地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服务。据了解,已有近13000人次使用,非对外服务时段居民的使用人次占比接近总使用人次的40%,充分缓解了社区居民在非对外接待时段办理急事的压力。

“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都在逐步完善,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因此,老百姓在办理过程中的体验感自然要靠各中心自己去拼、去赢。”长宁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此次获评“5A”的4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来说,无论是全面推行受理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头管理、一门办理、一口受理、全年无休和全市通办”,还是深入推进“一件事”“两个免交”“在线人工帮办”“随申码”拓展应用等,规定“动作”都可圈可点,而自选“动作”的出彩更是为获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