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

上海长宁:这位非遗面塑传承人,用巧手展现“红色记忆”!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7

上海石库门里藏着“听风者”训练营,

清河坊有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联络点,

《新青年》编辑部就在老渔阳里……

这些尘封的红色记忆以定格动画的方式

重新变得鲜活,

而动画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

其实是由面团捏成的,

它们都出自于长宁非遗面塑传承人

——张书嘉的手中。

张书嘉与面塑的缘分始于十岁。十岁生日当天,张书嘉父母带着她去城隍庙玩,看到“面人赵”的女儿赵凤林老师现场表演捏面人,小书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整整看了三个小时。赵老师也被她的执着打动,破格收其在门下学习。

此后,张书嘉在面塑方面逐渐展现出优异的天赋,从初中开始,就时常跟着传统手艺表演团体出国表演。高考时,张书嘉考入上海交大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但因着对面塑的热爱,2009年,张书嘉在天山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非遗“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也把面塑当作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在传承发扬面塑技艺的过程中,张书嘉逐渐感觉到,这门传统的手艺如果只有“传”而没有创新的话,是无法延续下去的。为此,她开始了传统手艺面塑和新媒体平台、时尚界跨界结合的新探索,在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许多视频,并开始尝试进行面塑宣传和体验的视频直播。

去年,张书嘉又有了以面人来展现党史,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想法。“当时想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是非遗传承人,就希望用自身的技艺,来展现红色记忆,但一直没想好具体要怎么做。”恰逢其时,《新民晚报》发起了“以非遗还原上海弄堂里红色故事”的项目,邀请张书嘉以面塑的形式述说党史。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拍摄《红色弄堂》系列短视频,让“动起来”的面人,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弄堂,寻找烟火气里的红色记忆。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系列作品,去年底,张书嘉就开始请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张晓栋,认真学习党史。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摸索,张书嘉有了更丰富的灵感和更充足的底气。最终,她捏出来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既生动,又传神,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是相当于又上了一场沉浸式党课。以前的面塑作品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的构思和审美来创作的。但这次塑造的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和场景,我必须在保持面塑本身造型的同时,尊重历史,更好地展现那段红色记忆。”张书嘉说。

做好了前期构思和准备工作,怎样让面人“动”起来,又成了摆在张书嘉面前的一大难题。“面团原本是软的,但捏好、干透之后就变硬了,形状也就固定了,这样就不利于拍摄。”为此,张书嘉决定不将拍视频的面人提早准备好,而是在拍摄前48小时再开始制作,这样才能在面人完全干透之前进行拍摄,有时还要边拍边捏。这对张书嘉捏面人的速度和效率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了更快更好地在现场捏出面人,在此之前,她会先废寝忘食地捏三四遍,“这样就会形成一些肌肉记忆,临时捏的时候不容易出错,也不耽误一整个团队的拍摄。”

为了让面人更加灵动,张书嘉还从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木偶、皮影中汲取灵感——她将面人的头、身体和四肢分开做,再由连接部件组合,这样面人们就可以“动”起来了,栩栩如生。“非遗面塑和定格动画结合,是一个很新的方向,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条路要靠我们自己摸索前行,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张书嘉感慨道。

《红色弄堂》系列作品有200件面塑人物和道具、30多个场景、近百个分镜头、400段视频素材、3000多张照片……经过这个系列的创作,张书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更多的灵感。目前,她正在构思《红色弄堂》的2.0版本,会在其中加入更多长宁的红色历史,还会亲自带领自己的学生们分工创作,并由东华大学动画小组师生参与编导,大家一起自编、自导、自捏、自剪,携手完成2.0版本的《红色弄堂》。“做1.0版本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不仅是一次创作,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我的学生们基本都是‘90后’‘00后’甚至‘10后’,他们参与到2.0版本的创作中,不仅可以愉快地学习,了解更多的红色故事,还能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在传播方式上,2.0版本也会更加丰富多元。“1.0版本主要是在线上传播,2.0版本我们不仅要放到线上,还要走到线下,更加接地气,首场线下展出就计划放在长宁。”与此同时,本月底,张书嘉还将带着《红色弄堂》系列,跟随“非遗进校园”项目走进各大中小学,让学生们亲手制作视频中的人物、场景、道具,并参与2.0版本的视频配音。“面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来源于民间,那就要回归到生活。红色记忆和非遗技艺都需要传承,而最好的传承,就是要让它们以当下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喜欢,也让红色记忆和非遗技艺永远鲜活。”张书嘉说。

(来源:长宁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