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我践行

用心用情办实事,宣传系统志愿者助力爱心暑托班

来源: 火红的党旗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7-29

编者按:作为宣传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项目之一,宣传系统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整合志愿服务力量,从6月起,组织开展宣传系统“文明与文化同行”爱心暑托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堂堂文化艺术公益课程,向暑托班的孩子们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今年已是宣传系统第三年组织参与爱心暑托班志愿服务,来自宣传系统12家直属单位的227名志愿者积极报名,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党史教育重点,为徐汇、长宁、虹口、普陀、杨浦、闵行、崇明共7个区的爱心暑托班提供了200多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即日起,本微将推出“爱心暑托班”志愿者风采专栏,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宣传系统志愿者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风采。

张悦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己,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7月16日,我与怀德中学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影视之旅。课上,通过带领大家欣赏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片段,让孩子们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中,仍有一批勇敢的人,敢于与旧文化、旧思想抗争,开创一个开天辟地的新天地,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一部有担当、有诚意的创作成果,它必然能打动人的心灵,唤起思考。今年正值建党百年,能与小朋友一起赏析《觉醒年代》这部优秀的电视剧,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重回童真的心灵旅程,这次难忘的志愿经历也将深深的刻在我脑海中。

崔卓缘(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7月初,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参与了爱心暑托班的授课,为中低年级的班级上了绘本《好脏的哈利》、高年级的班级上了绘本《葡萄》。作为少儿馆的馆员参加爱心暑托班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国外很多图书馆都开设了暑期阅读项目,旨在帮助少儿在假期里保持阅读习惯,避免开学后的学业下滑。在课程设计上,结合中低年级小朋友识字量相对少、注意集中能力相对短等特点,在绘本阅读之后,我围绕绘本主题设计了手指谣和魔法书等手工活动。将阅读、手工、绘画结合起来,很受小朋友们的欢迎。高年级读完《葡萄》之后的拓展活动是根据故事内容画思维导图,我给了几个样例,但是小朋友们没有被样例所束缚,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故事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从小朋友们的作品中能看出他们对故事的兴趣点各有不同。完成作品之后,小朋友争相上台展示、交流,课堂氛围非常活跃。那天天气炎热,在阅读和画思维导读之间,我带着小朋友一起做了奥尔夫音乐《布谷鸟》,通过手的运动,保持大脑兴奋度,促进闹区轮动。

张艺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五五三台):炎炎夏日,带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上海市闵行区的新虹社区学校,见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更是传递爱心、播种礼貌的过程。本次志愿活动,我给三至五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小小主持人——口语表达基础训练》的课程,主要通过解放天性练习、基础语音纠正、模拟主持等章节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在自我介绍、朗诵等互动展示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发挥个人长处带给他人帮助,让我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提升了自我价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的环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献词最后连呼四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8字誓词铿锵有力,响亮的青春誓言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我特意节选了誓词部分内容作为授课内容的最后一个环节。当教室里所有的孩子们齐声朗诵的时候,我心潮澎湃。那声音传递的是希望,是光明,是青春的力量,也为这次志愿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沈彩(上海市文化旅游市场质量监测和服务中心):我很荣幸地成为2021年度爱心暑托班的一名志愿者,于7月8日下午来到嘉兴路街道张桥路小学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的专题课堂。学生们和我共同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课堂,课堂氛围活泼有序,同学们热情参与。开展了分享旅游经历、观看学习以《西游记》为原型的《旅游安全宣传动画》、共同参与“航空行李分类”情景模拟、朗诵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教育顺口溜等环节,中心奖励上海旅游主题纪念品让学生爱不释手,“小游客们”将“文明旅游”与“安全出行”牢记心间。爱心暑托班志愿送课活动,既是对小学生们的一次科普教育,也是我和小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孩子们用天真的笑容、纯净的眼神和热情的参与,包容了我这个“志愿新人”的忐忑青涩。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幸福更加激发了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应当永怀赤子之心,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并且以脚踏实地的态度走好每一步,在志愿服务中守初心、担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光明”贡献自己的一点“微光”。

佘雅静(SMG东方卫视中心):7月,我走进虹口区凉城街道的爱心暑托班,带去诗情“话”意朗诵课程。用朗诵,叩开孩子们的心扉,让大家徜徉在诗文的海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天气虽然炎热。但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意涵丰富的现代诗词像夏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通过回归文字本身,阐释每首诗词的意境,让孩子们走进古诗文,感受诗人们质朴真切的情思,感受到诗词背后宁静、隽永的美好体验。小学生们都活泼好动,但通过亲切互动,让字正腔圆的朗诵变得更有集体感、参与感、共鸣感。孩子们踊跃举手,一遍遍地认真朗读,教室里的朗朗书声越发悦耳、动人。

黄飞龙(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数字制作中心):7月9日上午,在翔殷路小学,我给杨浦区长海医院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小朋友们上了两节二胡鉴赏课。从二胡的历史和构造讲起,同时为小朋友们演奏了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二胡名曲《赛马》。孩子们认真地欣赏,有的甚至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纷纷要求我再演一遍。课程还安排了听歌识曲的趣味环节,我现场演奏音乐片段,学生抢答。孩子们开动脑筋,踊跃发言,答对的同学会收到卡通玩具作为奖励。最后,我还带领同学们认识了音符,学唱学堂乐歌。一堂45分钟的音乐课在《送别》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这堂课既丰富了孩子们关于民乐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令我收获满满。

楚亮(上海宋庆龄学校):7月7日,怀着激动的心情,冒着炎炎酷暑,作为中国福利会众多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之一,我来到位于徐汇区的枫林街道社区学校,给25名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感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魅力的生动有趣的舞蹈课。在新疆舞的教学中,我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了解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以及舞蹈的基本手型和基本动作。我们学习了新疆舞的掌型手和花型手,新疆舞的“托帽式”和“动脖子”,通过八个八拍的主题动作,让学生感受新疆舞的魅力。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和认真。最后,我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带领孩子们跳了一段轻松愉快的集体舞。作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我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作为宋庆龄学校的一名舞蹈老师,我很荣幸能参与中国福利会爱心暑托班的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始终坚守宋庆龄的大爱情怀和“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福利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冯恺莉(中国福利会幼儿园):7月7日,我来到位于徐汇区的宛南五村社区学校,给40多名小学生上了一节阅读赏析课,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近满怀仁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吴孟超先生。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所不同,我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通过一段段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进一步共情吴孟超先生的“仁心”。吴老淡泊名利、看淡生死再到对青年人的美好希冀,学生们对吴老肃然起敬,由衷地敬佩。当问及学生“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令我深思和反省。有的学生说:“我想成为一名像吴爷爷一样令人‘感念’的人。”还有的学生说:“我想成为一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平凡的在于做一个普通的职业,不平凡的在于无论发生任何苦难,我愿意冲在第一线!”学生们了解吴孟超先生,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成为一名有仁爱之心的人的小种子。

邱瑾(中国福利会发展研究中心):七月的上海,骄阳似火,而比夏日更火热的,是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服务活动。7月8日,我来到位于虹口区的上海团校,给近30名小学生送去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阅读赏析课,带领同学们阅读故事书,品味勇敢与爱的魔力。我所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做最勇敢的自己》。在惊险有趣的故事中,帮助孩子们学习克服内心的恐惧,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为最勇敢的自己。接着,我为孩子们讲述了第二个故事《驴小弟变石头》,这是一个体现亲情之爱的温馨故事。通过主人公驴小弟的经历,孩子们认识到:在任何的失望以及挫败之下,都要保持坚强和希望。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度过每个难关。在短短一个小时的课程中,我邀请学生们畅游书中的世界,一边感受文字的隽永和插画的美好,一边体悟人生的道理。

帖佳欣(上海芭蕾舞团):作为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芭蕾普及活动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了,但这次走进上海长宁区新泾中学、北新泾第二小学的文化教室,零距离的分享与互动,还是第一次。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对于我的讲解既好奇又兴奋。我带了一双自己穿的足尖鞋,让同学们互相传着看看,“老师,穿这么硬的鞋,脚不会痛吗?”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想要穿上这双足尖鞋没那么容易。西方的艺术引进中国以后,出现了《白毛女》等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那是爷爷奶奶儿时的“网红剧”,我没想到有同学知道《白毛女》。本人也是《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更直接的分享了我在演绎角色过程中的感受。40分钟的课程意犹未尽,下课后,同学们仍围在讲台周围,让我继续讲述“白毛女”的故事,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动了我,让我期待今后的日子有更多机会可以把中国的芭蕾艺术普及给更多的人。《白毛女》作为上海芭蕾舞团的看家戏,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国的芭蕾需要更多讲述人民群众自己的故事。中国人不只要了解自己的民族芭蕾舞作品,更要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我不只是个芭蕾舞表演者,还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艺术的传承者,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来源:市委宣传部基层工作处(统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