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构建“三大三多”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格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02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上海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沪上志愿坊”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驻点行动,在全市建设一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观察点,成立一支汇聚全国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队伍,举办一系列主题沙龙,形成一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范例。
本期,我们将推出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王建新的文章《善用“大思政课”,构建“三大三多”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及“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以“大思政课”创新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可以找准结合点,集中发力、联合部署、系统推进以上三个目标任务。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高校要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因此,要善用“大思政课”,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推动学校和社会广泛开展合作,构建“三大三多”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格局。
“三大”是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师资”“大平台”“大课堂”。
建好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师资”。相比于其他志愿服务项目,理论宣讲确实难度较大,对宣讲员的要求也更高。每位理论宣讲员都扮演着“接线员”的角色,既要上接天线讲理论,又要下接地气讲实际。一是吸纳学校师生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学校思政名师、学生理论宣讲团理论水平较高、服务意识较强,要通过校地联动,把思政课延伸到基层、融入到群众。二是动员党员干部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是党的创新理论的“义务宣讲员”,9804.1万名党员本身就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最庞大的师资库。三是激励社会模范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众所周知,社会模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他们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一定会增强理论宣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搭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平台”。“大思政课”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破壁融合,促成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得广、传得深、传得好。要进一步巩固“大思政课”优势,着力搭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平台”。一是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坚持学校群体与社会群体“双向奔赴”,在理论宣传教育、宣讲志愿服务等方面增强交流互动,推进协同育人与服务群众有机融合。二是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学校能够提供理论宣讲的内容资源、师资队伍等,社会能够提供理论宣讲的实践机会、案例素材等,要坚持“同向赋能”,合力打造理论宣讲的优质资源平台。三是搭建宣传服务平台。加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集供需在线对接、课程网络展示、远程可视宣讲等功能于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理论宣讲平台。
建设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课堂”。“大思政课”要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而言,前者具体指校园里的教学场所,后者具体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方面坚持“将社会引入学校”,建实“思政小课堂”。这里的“社会”可以是校外的理论宣讲员,也可以是社会的各类育人元素,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本之外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坚持“让学校走进社会”,建好“社会大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载体,业已成为宣讲志愿者的“大讲台”、基层群众的“大学堂”以及党员干部的“精神加油站”。学校要秉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主动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在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与人民群众“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三多”是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内容多”“形式多”“实惠多”。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涉及的内容要多。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既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又包括“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创新理论也是一个正确的行动指南,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基层的实践与成就也都是经过层层贯彻、面面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结果。因此,“大思政课”视域下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不应局限于书本意义上的“理论”宣讲,而应该拓展到形势宣传、政策普及、成就展示等各类思政内容,下沉到民生福祉、群众日常、身边故事等各类生动实践,但要始终保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采取的形式要多。“大思政课”视域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的对象更加多样化。要秉持用户思维,注重形式创新,提高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可以结合党日活动、讲座参观、读书研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集体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讲。上海“文明实践心聚场”优秀思政课巡讲巡演活动,就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评书、沪剧、快板等多种理论宣讲形式,切实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尤其要重视面向青年群体的理论宣讲,可以多采用情景剧、沉浸式、数字化的呈现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带来的实惠要多。“大思政课”视域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要实现志愿者和受众的“共赢”,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一方面学校师生群体由学入讲,以讲践行,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要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如在宣讲教育强国中开展托育服务,在宣讲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开展民意收集,在宣讲生态文明中开展清洁环卫,在宣讲文化强国中开展文艺汇演等。有了更多的实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才可以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