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我践行

从案例开始“书写”,以实践汇成“答卷”!徐汇:从探索“文明实践”到提质“实践文明”

来源: 文明徐汇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1-05

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强调,“软实力建设是事关人人的‘人心工程’”。徐汇区在提升城区软实力实践中,坚持“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按照全面推进“邻里汇工程”要求,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双向赋能、双向提升,推出“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汇聚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理论、新思考、新方案,汇集徐汇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优秀案例,以案例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理与事理相贯通,进一步探索与超大城市发展要求和市民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明实践之路,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域延伸

讲好文明实践故事

01

把握文明实践基层工作动态

在徐汇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进入到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对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热点、难点进行解读、深入剖析,是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守正创新、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区领导先后带队赴13个街镇开展两轮全覆盖调研,了解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各街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凝练“共享梧桐树下新时代”“健康枫林新风尚”“志爱龙华”“漕河泾畔乐生活”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一街镇一特色”。

▲枫林街道健康枫林文明实践枫尚行

▲在漕河泾的家门口就能体验“向往的生活”

如湖南街道依托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区域资源,在“文明实践赋能未成年人”工作思路引领下,打造“梧桐汇艺”美育联盟。

▲湖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志愿者代表作独立演讲

又如康健街道发挥社区志愿者先锋作用,打造居民喜爱的姐妹“雷锋亭”,为市民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康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乔鏖作《“雷锋亭”里的小红花》独立演讲

同时,调研组与基层文明实践参与者、组织者面对面,共同探讨基层普遍关注的重点亮点,在全区范围内挖掘出72个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文明实践案例,把蕴藏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建设美好生活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02

把生动案例带进文明实践课堂

立足于前期调研情况及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的需要,讲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徐汇故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会同“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家指导团”深入基层,总结提炼徐汇文明实践的“集体画像”。

结合调研成果,反复研磨、精心提炼出提升群众参与度、助推社会治理、强化理论宣传、建设志愿服务队伍、设计文明实践项目、有效整合资源等6大基层关心的议题,深度梳理出徐汇滨江文明示范带、凌云街道“417”街区一体化软治理创新实践、枫林街道服务型居委等25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特色案例,把各方经验、智慧融入现场教学,让课堂内容可感可知可及。

▲凌云街道417志愿服务联盟代表带来情景剧表演

▲枫林街道宛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作独立演讲

03

扑下身子促进落地生根

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落地生根是根本。“实践汇”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每月举办一期课堂,根据不同主题及实践案例,设置案例分享、微论坛、专家主旨发言等环节,形成思想交锋、碰撞火花,力求既能回应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又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

课堂现场收录近千条“文明实践金句”,让参与者的实时感想上墙显示,传达群众对“文明实践在徐汇”的体悟,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积极行动者。

同时13个街镇也在积极推进区域化小型“实践汇”课堂,如虹梅街道“对话中国梦”、华泾镇“泾彩后浪”等,均着眼于挖掘本区域文明实践优秀案例,扩大示范辐射效应,让文明实践的时代内涵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

▲虹梅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代表张卫作独立演讲

▲华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代表带来情景剧表演

全员参与

探索实践创新路径

01

凝聚多元主体力量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的重要探索。“实践汇”注重发挥好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坚持把满足人民需要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社区成员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共鸣点”“兴奋点”。

如“实践汇”案例斜土街道江南新村以“江南匠心舫”志愿服务组织为载体,以“船文化”为桥梁纽带,搭建平台,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加装电梯等美丽家园建设,形成善治的力量。

▲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江南匠心舫”志愿服务组织代表情景剧表演

又如漕河泾街道“馨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家门口的客厅”,引入“沪语学堂”“馨科堂”科普项目等文明实践活动,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同时推动居民共同协商生活垃圾分类、公共安全等问题,形成更融洽的社区共同体氛围。

▲漕河泾街道“馨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代表带来情景剧表演

02

有效整合盘活资源

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功能。“实践汇”聚焦群众身边的暖心小事,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要素,画好凝聚和服务群众的“同心圆”。

如徐汇滨江文明示范带,以22个“水岸汇”串起人民城市的文明水岸。围绕“水岸汇,惠你我,共享卓越西岸新生活”服务理念,结合滨江文明示范带建设,共设置云建筑站、格楼站等22处水岸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汇聚起滨水岸线40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力量,把最好的滨水资源留给人民,使滨江水岸真正成为人民的水岸。

▲西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彭菲作独立演讲

又如天平街道66梧桐院·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紧扣民生所需,将养老、育幼等便民服务及展览、演出、讲座等高品质文化供给讯息收录进每月一张的“生活菜单”,月均开展15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服务2万余人次,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美好生活体验。在这样的大氛围下,诞生了“宝怡乐”银发志愿者团队,推动“陌邻”变成“睦邻”,打造人人拥有归属感的美好社区。

▲天平街道66梧桐院·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代表带来情景剧表演

▲天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宝怡乐”志愿者团队代表情景剧表演

03

深化自治共治内涵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形成的社区凝聚力和认同度,已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润滑剂和推进剂”。“实践汇”积极挖掘居民参与电梯加装、城市微更新等公共事务的基层案例,汇聚各方合力,激发内生活力,带动全区居民在自治共治上充分讨论、表达需求、共同决策,助力“邻里汇工程”引领下的高效能治理。

如在“片区一体化”治理模式下,乐山新村联合5个居民区、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党组织成立“综合治理临时党支部”,组建“乐街坊党建666”“幸福乐加梯”等4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搭建协商共治平台,走家串户定期开展“加装电梯进社区”宣讲会,一台电梯从原先要一年多到现在只需一个月甚至一周就能完成签约,让曾经都市繁华带背后的“异次元”空间实现了华丽转身,为其他街镇提供了加装电梯的文明实践新思路。

▲徐家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徐家汇幸福“乐加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代表带来情景剧表演

全周期打造

有显示度的软实力

01

动员人人起而行之

“实践汇”积极倡导以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动员人人起而行之。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志愿服务团队等用情景剧、独立演讲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方法来讲身边事,让文明实践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如龙华烈士陵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龙传人”志愿者项目在设计上注重提升参与者获得感,“实践汇”现场,龙华烈士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代表分享了通过参加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1063人的“龙传人”志愿服务队成长为红色文化传播队的故事。

▲龙华烈士陵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龙传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代表情景剧表演

又如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以真情服务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实践汇”上演绎让建设者“愿化他乡为故乡”情景剧,让更多人看到了建设者们在服务他人、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造就伟大的城,增强了他们对城区精神品格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代表情景剧表演

02

培育共同体精神

“实践汇”积极探索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和方法路径,更好服务徐汇“邻里汇工程”。在挖掘案例内涵时,聚焦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将在文明实践中形成的社区凝聚力和认同度,用来凝聚各方共识,让更多人认识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文明实践活动”。

如长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清和星期二——文明实践市集”,积极为社区提供柔性便民服务。微论坛上,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打造“清和星期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明实践的理解,不断延伸服务内涵。把原来的志愿服务市集转变为开放的文明实践市集,汇聚最广泛的要素,让群众随时随处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长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晓晔(左三)参与“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微论坛

又如田林街道相关负责人在微论坛上表示,华利公寓的28间公益小屋把“留白空间”变为居民之间想象的空间。在打造楼层微空间的过程中,开拓文明实践新思路,组织开展多样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让居民共同出资建设文明楼道,增强楼道公共会客厅的亲近感、人情味,让人人乐享文明实践处处可见。

▲田林街道千鹤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波(右一)参与“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微论坛

03

强化文明引导力

文明实践工作是触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实践汇”聚焦打造有显示度的城区软实力亮点,让文明的种子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每期课堂邀请一名“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家指导团”专家代表,从理论高度深挖内涵进行主旨发言,同时又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分享即时生成的走心感触,在课堂上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助推文明实践的有益经验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让文明实践的内涵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全国党建研究会专家、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党建研究会首席专家、市委讲师团成员冯小敏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朱亮高

▲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张祖平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唐有财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汪仲启

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实践汇”每期线下课堂以音视频的形式,通过“学习强国”“徐汇通APP”等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覆盖近60万余人次,做到内容“入微”、效果“入味”。同时,为扩大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实践汇”在总结推广经验、明确工作路径上下功夫,形成《“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合集》,下沉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文明实践课程的精准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