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修身我践行

基层民主建设 | 旧住房成套改造,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来源: 文明徐汇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0-22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区治理的基础平台。徐汇区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制度,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党组织领导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安居乐业

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大早

康健路100弄20号

旧住房成套改造的居民

来到薛家宅居委

满心欢喜地领取新房钥匙

等待开启一个崭新舒适的家

“天天盼着早日搬回来,今朝终于拿到了钥匙,准备要好好装修一下再住进去!” 64岁的居民韩建平办理好了交房手续,手里攥着刚领到的“新房”钥匙,满意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刚刚拿到手的“新家”内,每一处空间都被合理利用,进门就是厨房,洗手池靠墙摆放。右手边是卫生间,主卧宽敞明亮,留足活动空间。

居民韩建平表示,“房子还是自己原来的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终于有独立的灶台和卫生间了,不用排队煮饭、上厕所了!”

房间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韩建平看了个仔细,并迫不及待谋划起新房的装修。

康健路100弄20号、40-42号均为5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3652平方米,其中20号为1450平方米,40-42号为2202平方米,共有居民112户。随着社会变迁,其作为不成套职工住宅房屋,面临着房屋结构老旧,建筑老化严重,厨房、倒便间(卫生间)集中共用,配套设施落后等一系列烦恼。

旧住房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品质提升的重大机遇。

如何让“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近年来,漕河泾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区房管局牵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徐汇区关于旧住房改造“三年决战”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旧改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推进旧住房改造工作中,康健路100弄20号旧改工程前期便以100%的签约率全票生效,率先启动改造,居民于4月初全部搬出原住房在外过渡安置。

在完成加扩建成套改造,并移交相关部门验收后,旧改项目组于10月15日向首批居民发放钥匙。在外过渡安置7个月的居民,终于可以重返“故土”、圆梦“新居”。

△房屋改造中

△房屋验收中

除此之外,康健路100弄40-42号预计在今年11月中旬基本竣工,于年底完成交房工作。

在20号楼的交房现场,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围观。住在42号楼的姚阿姨这次专程赶来,“以前卫生间合用有多苦,你都不能想象。夏天不能淋浴,早晚几户人家挤着上厕所,还经常发生口角。”

△姚阿姨翻看着手机上的照片,介绍过去生活的不便

如今看着房屋一点一点发生的变化,她的心里充满期待,盼望着也能像20号的居民一样,尽快乔迁新居。

01

 设计上落实

“一户一图纸一方案”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方案设计是重中之重,是说服居民的第一材料。漕河泾街道自我加压、攻坚克难,聚焦社区形态改善、功能结构优化、公共配套提升等多个方面,力求方案完善,空间布局合理。

由于原本的居住环境、房屋质量和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了满足居民的改造需求,设计团队反复到实地进行勘察,推敲研究,多方权衡,通过收集每家每户的改造需求信息,提供了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设计方案,做到“一户一图纸一方案”。这次改造将着重于以下三大要点:

一是重新扩建布局的方式给居民更大空间。局部向北扩建并进行成套改造,扩建部分北面外墙不超过原房屋北面最突出部分的外墙位置,扩建部分高度同原房屋高度。扩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改造后总建筑面积4152平方米。

图片

二是最大程度便民利民。重新规划室内公共空间的布局,满足每户居民都能拥有独立的厨卫设施。

三是设计注重成套独用。设计兼顾防火安全、卫生防疫、环境舒适、节约能耗、抗震设防适当提高等重要原则。

由于房屋设计图形似“凹”字。漕河泾街道旧改工作小组、社管办工作人员傅旭介绍,“这次改造,设计师在‘凹’字上做文章,扩建楼房凹进去的部分,释放出的一部分增量面积,正好用来给住户做独立卫生间,每家基本上都分摊到3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

除了独卫之外,如何解决合用厨房的难题?设计师通过对房屋空间布局重新规划,使得每户居民都能拥有独立的厨房,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两户或三户人家公用一个套外厨房的场景了。

02

成立临时党支部

破解旧改难题

旧改是突出的民生问题,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漕河泾街道秉持“旧改工作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思路,牵头区职能部门、产权单位、居民区等成立临时党支部,探索构建以临时党支部为龙头、联合工作组为中枢、社区党员为基础的组织架构,全面加强党对旧住房改造工作的领导,为工作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在项目推进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户居民因为家里装修不久,感觉补偿条件与心理期待存在落差,拒不签约,甚至拒绝沟通。居民不肯出现,临时党支部成员就多次轮番上门,讲解改造方案。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把居民当作自家人,为他们设身处地考虑,一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凭着一股韧劲与一腔热情,他们敲开了一扇扇难开的门,也让居民纷纷转变观念、投下同意票。

作为临时党支部的一员,年过七旬的徐阿姨还是20号楼的热心楼组长。为了旧改的顺利签约,她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挨家挨户收集居民意见。

碰到有人对旧改有意见时,她就推心置腹地与对方谈话,站在对方的立场分析问题、化解矛盾。“临时党支部的成立,激发了我们参与小区改造建设的积极性。现在我们20号楼都支持旧改,今后生活就方便多了。”她笑着说道。

03

帮居民算好

经济账、亲情账

旧改没来盼旧改,旧改来了又怕旧改。

时间回拨至2020年,居民们既迫切希望借由旧改改善生活,但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也纷至沓来。

薛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慧琼记得当时很是纠结,有居民家庭矛盾繁多,清官难断。“有时候我们自掏腰包买了礼品上门协调,又被居民丢出来。”

如何分好自家“小蛋糕”的同时又不伤及兄弟姐妹的亲情?为此,街道调解室主任黄红梅也出面,在情理法的框架下精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既帮助居民算好自家的经济账,也帮他们算好亲情账、人情账。

曾经,有户人家的兄弟俩在利益分配上有矛盾,一直不愿意签字,黄阿姨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便帮助他们解开“心锁”,最终让兄弟俩达成协议。

针对征收工作链条长、环节多的特点,为了让居民“签得放心、搬得开心”,针对居民的服务也一直到居民顺利搬迁、落实新居才算基本告结。

108室的陆师傅是位独居的伤残军人。虽然第一时间签字,但在搬家时却犯了难,为此,项目工作组主动帮助他搬运行李,并打扫新租借的房子,妥善处置各种大小事情。

接下来,漕河泾街道将继续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出发,坚持人民至上,积极改善民生,以更足干劲、更实举措推进旧住房改造工作,切实打好旧住房改造攻坚战,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打造百年漕河泾美好生活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