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

退休不褪色 调解先调心——张庙街道陈德骅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一起疑难矛盾纠纷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2

2022年12月,张庙街道呼玛三村二居三户业主到居委反映邻居张某家持续产生巨大噪声,严重影响楼内居民正常生活。因为得不到妥善解决,居民又自今年1月起反复拨打12345热线投诉。近日,陈德骅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了这起“疑难杂症”。


家庭养鱼,扰民堪忧

张某今年59岁,独自居住在呼玛三村,2019年底开始饲养并出售热带观赏鱼。随着养鱼技术的成熟以及销售渠道的畅通,他养的热带鱼多达一万条。整个住宅内全部安装满了鱼缸,使用大功率增氧泵、加热器、过滤器,24小时产生强大的噪声,持续干扰者邻居们的正常生活。为了给每个鱼缸进行加热、增氧、过滤,张某私拉乱接多条电线,每月用电数量超过两千度,噪声扰民、用电安全、消防隐患等都令人堪忧。



上门普法,难以根除

起初居民们到居委群访,居委、物业上门查看,张某拒不开门。居民又采取拨打110、向综合执法队举报、拨打12345热线投诉、到街道信访等多种方式寻求帮助,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安管所等部门多次上门进行普法教育收效甚微。张某声称自己在家中养鱼并不违法,综合执法队也表示无权进入居民家中执法。面对街道各部门反复上门,张某干脆阳奉阴违,表面上表示整改,当面关掉大功率增氧泵,减少插排。一旦执法者离开后便恢复之前模式,噪声干扰与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着。



谈心交友,巧解心结

得知情况后,街道领导迅速组织召开疑难工单专题协调会,交由司法所指导陈德骅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陈德骅接受任务后,用他独有的“四步调解法”(探情况、拉家常、摆道理、普法律)开展化解。他先利用两天时间找到这件矛盾纠纷所有的外围人进行详细地了解情况,并与张某进行了两天谈心交流。得知他是从市中心搬迁过来、目前又是孤身一人,饲养热带鱼出售是其唯一的生活来源,陈德骅对此表示感同身受,十分理解。通过交谈,陈德骅发现张某重感情、讲义气,性格直爽。接下来的几天,陈德骅每天带着水果、茶叶去张某家观赏热带鱼,学习养鱼知识,陪他喝茶聊天。一来二去,两人关系拉近了。陈德骅开始慢慢给张某普及《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的相邻权知识,告诉他邻居之间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同时引导张某进行换位思考。很快,张某吐露了心声:“大哥,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我就是对警察、城管有对抗心理……既然大哥您说话了,我一切听您的。”



高效解纷,协助履行


经过反复释法明理,张某接受了陈德骅的建议并签订调解协议,答应处理掉大部分热带鱼和鱼缸,留下一小部分鱼自己观赏,并把大功率增氧泵、加热器、过滤器更换成家用小功率,确保不产生噪音,消除用电安全和消防隐患。但是处理热带鱼、更换、搬迁养鱼设备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张某一人无法完成。为了确保协议履行,陈德骅在之后三天帮助张某一起联系买家,搬走鱼缸,拆除私拉乱接的电线,更换增氧泵等设备。持续投诉的疑难工单终于圆满解决,小区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陈德骅人民调解工作室是张庙街道践行枫桥经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作出的积极探索,也是张庙的一块闪亮招牌。陈德骅是有着4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退休民警,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二级英模”等多项荣誉。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涉及协议金额60余万元,其中疑难矛盾纠纷占比32%。下一步,工作室将继续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通过经验总结、梳理做法、传授技巧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范例,以点带面提升张庙地区整体调解工作水平。



信息来源:张庙司法所